智能土壤墒情监测系统:精准掌握土壤水分状况

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是一款基于时域反射(TDR)技术和边缘计算的高精度农田水分管理解决方案。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水分、水势、温度和电导率等关键参数,并通过可视化软件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、分析和报表功能。系统支持多点同步检测,具备稳定可靠的通信方式和多样化的供电方案,确保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。结合蒂蒙技术的边缘计算要点,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处理、智能分析和高效传输,提高了监测精度和响应速度。该系统安装方便,性能稳定,可靠性高,为农田水分管理、排涝抗旱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,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。

系统优势

  1. 高精度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

    • 采用先进的时域反射(TDR)技术,结合高精度传感器,能够实时监测土壤的多项关键参数,如水分、水势、温度和电导率。

    • 边缘计算分析能力使得系统能够在本地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,提供更为精确和及时的监测结果。

  2. 智能决策与高效响应

    • 结合边缘计算技术,系统能够基于实时监测数据,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,如预测土壤墒情变化趋势,提供科学的灌溉建议等。

    • 边缘计算的实时性使得系统能够迅速响应土壤状况的变化,及时调整灌溉计划,优化水资源利用。

  3. 灵活配置与扩展性

    • 系统支持多点同步检测,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配置监测点数量和参数设置。

    • 边缘计算技术的引入使得系统更易于扩展和升级,适应不同环境和应用场景的需求。

  4. 低功耗与高效能源管理

    • 边缘计算分析能力优化了系统的能源管理,降低了功耗,延长了系统的续航时间。

    • 系统支持多种供电方案,包括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,提高了系统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。

  5. 易用性与维护便捷性

    • 可视化软件界面友好,操作简便,用户无需专业知识即可轻松上手。

    • 边缘计算技术的引入简化了系统架构,降低了维护成本,使得系统更加易于安装和维护。

  6. 强大的数据存储与查询功能

    • 系统配备大容量存储卡,能够长时间存储监测数据。

    • 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软件方便地查询历史数据,为农田管理提供数据支持。


系统特点

  1. 高精度实时监测

    • 采用时域反射(TDR)技术,结合高精度传感器,实现土壤水分的准确测定,同时监测土壤水势、温度和电导率等关键参数。边缘计算技术确保数据在本地实时处理,提高监测精度和响应速度。

  2. 灵活多点的同步检测

    • 单个系统可对3~120个监测点实现垂向六点法同步检测,满足大面积农田的监测需求。边缘计算支持多点数据的并发处理,确保数据同步性和准确性。

  3. 稳定可靠的通信方式

    • 系统采用RS485信号输出,同时可选配无线短信或GPRS通信,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边缘计算技术优化数据传输路径,降低通信延迟和功耗。

  4. 多样化的供电方案

    • 提供交流、直流、太阳能等多种供电方式选择,确保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。边缘计算技术优化能源管理,延长系统续航时间。

  5. 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

    • 可视化计算机软件支持实时同步检测多路测点墒情,提供数据存储、分析、报表、曲线等多种功能。边缘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预处理和智能分析,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。

  6. 灵活的数据采样与存储

    • 数据采样周期可灵活设定(1-60分钟),配备2G存储卡,系统存储时间可达3年以上。边缘计算技术支持数据的本地存储和备份,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。

  7. 便捷的安装与维护

    • 系统适于各气候区主要土壤类型,安装方便,性能稳定,可靠性高。边缘计算技术简化系统架构,降低维护成本,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。

  8. 智能化的信息显示与查询

    •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软件支持离线查看和实时同步检测多路测点墒情,提供数值、曲线、柱状图等多种信息显示方式。边缘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智能分类和筛选,方便用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。


技术规格


土壤温度(可选配)

土壤水分

单位

%((m3/m3)

量程

-40~+50

0-100

分辨率

0.1

0.1

精度

±0.3

±3%

采集周期

1~60分钟

存储容量

>3年

工作温度

-30-50℃

存储温度

-40-80℃